買建材請您注重產品的售后服務
2010年消費者維權日的主題是“消費與服務”。服務問題不僅商家密切關注,更是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話題。服務,另一個說法就是提高/增加?此話怎講,它也有時效,過了這村沒這店。買塊面包有保質期,買臺電視有保修期,那么建材加盟市場的產品保修限定是多少,什么情況可以保修,什么情況不在保修范圍,卻鮮有人知曉。一旦裝修質量出了問題,保修期內不知道要及時解決,過了保修期再找施工方,人家有充分理由拒絕,后只能是消費者自己掏銀子維修。
今年1月份剛裝修完的王先生對記者大倒苦水。原來去年底買了樓,他找了一支施工隊裝修新房,為了省事沒簽合同。結果裝修完僅過1個多月,他發現客廳水晶吊燈脫落,砸碎了一地。王先生要求施工隊修復,對方以驗收合格為由,要求王先生自己買吊燈并支付工錢才肯干。王先生一聽蒙了:裝修質量這么差,還要自己埋單?
在裝修過程中,類似王先生的遭遇并不少數。記者從廣州市消委會了解到,由于家裝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手工作坊式的經營仍很普遍,整體上屬于粗放增長,不能給消費者提供一個有扶持的消費環境,加上目前相應法規文件的模糊,使得質量保修問題引發的糾紛和投訴在過去一年內一直居高不下。
家裝合同應注明保修期
“裝修還有保修期?”不少業主對房屋裝修的保修期不甚知之,居住一段時間才發現毛病,不得已才急忙尋找解決途徑,弄得自己焦頭爛額。
2009年3月,市民陳小姐聘請了廣州海珠一家家裝加盟公司裝修新房,雙方簽訂了裝修合同,但合同中對保修限定未作約定。在入住8個月后,陳小姐發現房屋多處面板開膠脫離。于是她通知家裝公司前來修理,但家裝公司卻稱,保修期間只有半年,陳小姐的裝修保修期已過。無奈之下,陳小姐只好打起了官司。
而市民郭先生倒很細心,3年前與天河一家家裝公司簽訂了一份裝修合同,該合同是一份打印好的格式合同,約定房子裝修保修期是兩年。在簽訂合同時,該家裝公司稱價錢雖高、但質量可靠,又將保修期在空格處手寫為5年。去年底郭先生找到:廚房地磚好幾塊已經坑坑洼洼,地板接縫處、墻面瓷粉也都有脫落的情況。但家裝公司以過了兩年保修期為由,不同免費保修。
不少業主不了解室內裝修保修期的相關規定,因此維權意識比較淡薄。豈知,裝修問題通常在居住一段時間才會暴露出來,如果裝修前沒有約定好的話,不良的裝修商可能借口超期不予保修。納悶,裝修的保修期到底有多長時間?有的僅半年或1年,有的長達5~10年,有沒有統一標準?
根據建設部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第32條規定,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的較低保修限定為2年,有防水要求的廚房、衛生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5年。“上海、浙江、山東等省份沿用這一標準并加以細化,可適用于精裝修房。”據律師介紹,規定的保修期僅為消費維權的底線,如商家延長維修限定,是對商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一種提高/增加,但須以書面形式體現,這從法律角度來衡量才是的。
建材無“三包”維權遭推諉
家裝糾紛往往要牽扯到品類龐雜的建材產品。記者從市工商局12315獲悉,大部分消費者的投訴都是反映裝飾建材的質量問題,由于目前廣州家裝工程有包工包料、部分包工包料、清包工幾種方式,在厘定責任上商家相互推諉,給解決這類糾紛增加了不少難度。
家住天河區的王先生就碰到這樣一件頭疼事:剛貼了10天左右的加強木漿壁紙,客廳墻面就出現了裂縫。于是在他要求下,壁紙廠家同意重貼,沒想到整面墻紙撒下來后,里面的保溫層全露了出來。當王先生找回家裝公司,但對方卻以壁紙緣故推諉,否認膩子有問題。爭執未果下,趕時間的他只好掏錢埋單了。
很多商家之所以敢對消費者問題久拖不決,市消委會商品監督部主任何建安告訴記者,原因之一是許多建材產品至今都沒有具體的三包規定,質量標準也參差不齊。在1995年發布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新“三包”)中,據記者統計,僅有22種產品被納入“三包”范疇,其中皆以家電類為主。
2008年12月,趙先生在南岸路裝飾材料市場買下60平方米的橡木實木地板,在前不久回南天時地板卻出現了鼓脹翹起,消費者認為是質量問題要求更換,經營者以人為浸水原因拒絕。經過消委會的協調處理,在責任歸屬不清的前提下,經銷商勉強同意免費替換變形的木地板,但費用則要各自承擔一半。
多了份心眼多幾份扶持,有的消費者選購時會留意售厚扶持。但買的沒有賣的精,一些商家看準這點,會拋出各種口頭,如馬桶陶瓷部分保修五年、配件終身免費維修,水龍頭保修五年,淋浴房終身維修……類似的廣告語,幾乎在每個裝飾市場都可以看到。“沒有硬性規定,大都是廠家說了算,通常會寫兩到十年!”一位五金店老板說,通常越是不容易壞的五金產品保修期越長,這只是廠家的一種宣傳策略,正如容易壞的產品或者配件的保修期就不會這么長了。
超過保修期該由誰負責?
盡管新“三包”沒有納入建材各個品類,不過仍可沿用《產品質量法》和相關行業標準,涉及產品保修期皆有通行的時限。比如,《木質地板鋪裝、驗收和使用規范》規定,在正常維護條件下使用,自驗收之日起保修期為1年。僅從市面上普遍推行保修期來看,櫥柜、木地板、五金配件為1年,瓷磚為5年,涂料、潔具為3年~5年。
與打折商品一樣,“過度”保修限定具有一定的誘惑力,但也有。據市消委會商品監督部主任何建安分析,消費者遇到“過度”商品出現質量問題,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廠家和商家都沒有倒閉;另一種是商家在,而廠家倒閉。消費者遇到前者較好辦,若遇到后者會給日后的調解帶來難度。“盡管可沿用《三包法》中‘誰經銷誰負責三包’,但經銷商往往不當冤大頭。”
王小姐的遭遇即是一例。2008年1月,王小姐在員村山頂買了一套櫥柜,商家答應她兩年內免費維修,但裝好后問題就不斷出現,且出現問題的都是同一個部位。“每次打電話去,商家都會很及時地趕來維修,但反復出現同一問題,就讓我無法忍受了。”更讓王女士感到苦惱的是,兩年保修期就到了,商家告知過了保修期維修就要收費。
過了保修期怎么辦?對此,市消委會表示,如果是手機、電話等“三包”類產品,消費者可要求更換,但櫥柜等建材產品并不適用這種規定,目前《產品質量法》還比較模糊,要靠更完善的地方性法規補充。他給消費者建議是,在裝修合同條款上很好約定“如果保修期內在某部分存在質量問題,商家應該負責保修,而且重新辦理驗收手續,并從驗收之日起繼續保修2年。”否則,你很難追求商家的法律責任。
而作為建設工程的一種,家裝的保修制度區別于一般商品的保修,目前我國《產品質量法》明確將建設工程排除在該法規范范圍之外。對于家裝而言,一般默認能在保修限定內發現質量瑕疵。換句話說,即便出現工程質量瑕疵,過了保修期消費者是無可追究,除非在合同上有清晰約定。當然,如果你在保修限定內提出了修理要求,而施工單位沒有修理好,施工單位應繼續修理。如果你在保修期內提出修理要求,施工單位已經修好了,后又出現了質量問題,則不再屬于保修范圍。
今年1月份剛裝修完的王先生對記者大倒苦水。原來去年底買了樓,他找了一支施工隊裝修新房,為了省事沒簽合同。結果裝修完僅過1個多月,他發現客廳水晶吊燈脫落,砸碎了一地。王先生要求施工隊修復,對方以驗收合格為由,要求王先生自己買吊燈并支付工錢才肯干。王先生一聽蒙了:裝修質量這么差,還要自己埋單?
在裝修過程中,類似王先生的遭遇并不少數。記者從廣州市消委會了解到,由于家裝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手工作坊式的經營仍很普遍,整體上屬于粗放增長,不能給消費者提供一個有扶持的消費環境,加上目前相應法規文件的模糊,使得質量保修問題引發的糾紛和投訴在過去一年內一直居高不下。
家裝合同應注明保修期
“裝修還有保修期?”不少業主對房屋裝修的保修期不甚知之,居住一段時間才發現毛病,不得已才急忙尋找解決途徑,弄得自己焦頭爛額。
2009年3月,市民陳小姐聘請了廣州海珠一家家裝加盟公司裝修新房,雙方簽訂了裝修合同,但合同中對保修限定未作約定。在入住8個月后,陳小姐發現房屋多處面板開膠脫離。于是她通知家裝公司前來修理,但家裝公司卻稱,保修期間只有半年,陳小姐的裝修保修期已過。無奈之下,陳小姐只好打起了官司。
而市民郭先生倒很細心,3年前與天河一家家裝公司簽訂了一份裝修合同,該合同是一份打印好的格式合同,約定房子裝修保修期是兩年。在簽訂合同時,該家裝公司稱價錢雖高、但質量可靠,又將保修期在空格處手寫為5年。去年底郭先生找到:廚房地磚好幾塊已經坑坑洼洼,地板接縫處、墻面瓷粉也都有脫落的情況。但家裝公司以過了兩年保修期為由,不同免費保修。
不少業主不了解室內裝修保修期的相關規定,因此維權意識比較淡薄。豈知,裝修問題通常在居住一段時間才會暴露出來,如果裝修前沒有約定好的話,不良的裝修商可能借口超期不予保修。納悶,裝修的保修期到底有多長時間?有的僅半年或1年,有的長達5~10年,有沒有統一標準?
根據建設部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第32條規定,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的較低保修限定為2年,有防水要求的廚房、衛生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5年。“上海、浙江、山東等省份沿用這一標準并加以細化,可適用于精裝修房。”據律師介紹,規定的保修期僅為消費維權的底線,如商家延長維修限定,是對商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一種提高/增加,但須以書面形式體現,這從法律角度來衡量才是的。
建材無“三包”維權遭推諉
家裝糾紛往往要牽扯到品類龐雜的建材產品。記者從市工商局12315獲悉,大部分消費者的投訴都是反映裝飾建材的質量問題,由于目前廣州家裝工程有包工包料、部分包工包料、清包工幾種方式,在厘定責任上商家相互推諉,給解決這類糾紛增加了不少難度。
家住天河區的王先生就碰到這樣一件頭疼事:剛貼了10天左右的加強木漿壁紙,客廳墻面就出現了裂縫。于是在他要求下,壁紙廠家同意重貼,沒想到整面墻紙撒下來后,里面的保溫層全露了出來。當王先生找回家裝公司,但對方卻以壁紙緣故推諉,否認膩子有問題。爭執未果下,趕時間的他只好掏錢埋單了。
很多商家之所以敢對消費者問題久拖不決,市消委會商品監督部主任何建安告訴記者,原因之一是許多建材產品至今都沒有具體的三包規定,質量標準也參差不齊。在1995年發布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新“三包”)中,據記者統計,僅有22種產品被納入“三包”范疇,其中皆以家電類為主。
2008年12月,趙先生在南岸路裝飾材料市場買下60平方米的橡木實木地板,在前不久回南天時地板卻出現了鼓脹翹起,消費者認為是質量問題要求更換,經營者以人為浸水原因拒絕。經過消委會的協調處理,在責任歸屬不清的前提下,經銷商勉強同意免費替換變形的木地板,但費用則要各自承擔一半。
多了份心眼多幾份扶持,有的消費者選購時會留意售厚扶持。但買的沒有賣的精,一些商家看準這點,會拋出各種口頭,如馬桶陶瓷部分保修五年、配件終身免費維修,水龍頭保修五年,淋浴房終身維修……類似的廣告語,幾乎在每個裝飾市場都可以看到。“沒有硬性規定,大都是廠家說了算,通常會寫兩到十年!”一位五金店老板說,通常越是不容易壞的五金產品保修期越長,這只是廠家的一種宣傳策略,正如容易壞的產品或者配件的保修期就不會這么長了。
超過保修期該由誰負責?
盡管新“三包”沒有納入建材各個品類,不過仍可沿用《產品質量法》和相關行業標準,涉及產品保修期皆有通行的時限。比如,《木質地板鋪裝、驗收和使用規范》規定,在正常維護條件下使用,自驗收之日起保修期為1年。僅從市面上普遍推行保修期來看,櫥柜、木地板、五金配件為1年,瓷磚為5年,涂料、潔具為3年~5年。
與打折商品一樣,“過度”保修限定具有一定的誘惑力,但也有。據市消委會商品監督部主任何建安分析,消費者遇到“過度”商品出現質量問題,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廠家和商家都沒有倒閉;另一種是商家在,而廠家倒閉。消費者遇到前者較好辦,若遇到后者會給日后的調解帶來難度。“盡管可沿用《三包法》中‘誰經銷誰負責三包’,但經銷商往往不當冤大頭。”
王小姐的遭遇即是一例。2008年1月,王小姐在員村山頂買了一套櫥柜,商家答應她兩年內免費維修,但裝好后問題就不斷出現,且出現問題的都是同一個部位。“每次打電話去,商家都會很及時地趕來維修,但反復出現同一問題,就讓我無法忍受了。”更讓王女士感到苦惱的是,兩年保修期就到了,商家告知過了保修期維修就要收費。
過了保修期怎么辦?對此,市消委會表示,如果是手機、電話等“三包”類產品,消費者可要求更換,但櫥柜等建材產品并不適用這種規定,目前《產品質量法》還比較模糊,要靠更完善的地方性法規補充。他給消費者建議是,在裝修合同條款上很好約定“如果保修期內在某部分存在質量問題,商家應該負責保修,而且重新辦理驗收手續,并從驗收之日起繼續保修2年。”否則,你很難追求商家的法律責任。
而作為建設工程的一種,家裝的保修制度區別于一般商品的保修,目前我國《產品質量法》明確將建設工程排除在該法規范范圍之外。對于家裝而言,一般默認能在保修限定內發現質量瑕疵。換句話說,即便出現工程質量瑕疵,過了保修期消費者是無可追究,除非在合同上有清晰約定。當然,如果你在保修限定內提出了修理要求,而施工單位沒有修理好,施工單位應繼續修理。如果你在保修期內提出修理要求,施工單位已經修好了,后又出現了質量問題,則不再屬于保修范圍。
下一篇:“3·15”建材市場拉開集中促銷活動 上一篇:建材企業,啥時候才能讓消費者不擔心
標簽:
- 1216人 關注建材
- 8922人 咨詢建材
- 5月8日 來自的趙咨詢了 品牌 纖纖秀專業美容美體瘦身中心
- 5月8日 來自的楊茜茹咨詢了 品牌 纖纖秀專業美容美體瘦身中心
- 5月8日 來自的龍咨詢了 品牌 纖纖秀專業美容美體瘦身中心
- 5月8日 來自的張女士咨詢了 品牌 纖纖秀專業美容美體瘦身中心
- 5月8日 來自的咨詢留言咨詢了 品牌 纖纖秀專業美容美體瘦身中心
- 5月8日 來自的劉劉咨詢了 品牌 纖纖秀專業美容美體瘦身中心
- 5月8日 來自的張馨予咨詢了 品牌 面康痣斑王
- 5月8日 來自的王咨詢了 品牌 香遇趣店
- 5月8日 來自的余咨詢了 品牌 女人心內衣加盟
- 5月8日 來自的吳女士咨詢了 品牌 女人心內衣加盟
注冊會員-關注品牌-線下推薦-深層交流-確定成交 找項目就是這么高效
注 冊項目排行榜
點擊排行
加盟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