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昌建材市場看品牌發展之路
傳統建材市場尷尬發展
??? 我是在97年進入建材這個行業,在99年正式進入南昌建材行業。99年南昌的建材市場有三個代表:優先個是洛陽路的陶瓷市場、第二個是司馬廟的省裝潢大市場、第三個是市建材。前兩個是南昌的主流建材市場,市建材相對而言,特點并不鮮明,其產品糅合了省裝潢大市場和洛陽路陶瓷市場兩方面的品類,但是,其產品總體水平卻比兩家建材市場都要弱,因此在當時做得很尷尬,直到現在為止還一直處于二線市場的地位。但是可以說,這些傳統市場臟、亂、差、散比比皆是。
??? 雖然洛陽路市場以做陶瓷為主,但是里面同時融合了衛浴、墻地磚、門業、石材等,且沒有進行的分區。這源自于當時的市場是一個自發性形成的市場,市場管理方的工作無外乎是收取租金,并沒有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對于這個傳統型市場,在1999年,我重新整合了原是倉庫的一個3000平米的二樓,對于當時南昌建材市場而言,還從沒有人嘗試過在二樓做市場,因此,當時的我算是開辟了一個先河,在二樓建立起大成之家的雛形--大成建材超市。經過三年的發展,大成建材超市成為南昌市很好的衛浴賣場,幾乎聚集了進入省內所有的中有檔次衛浴品牌。
??? 外來企業進入,建材超市誕生
??? 2003年至2005年期間,外來建材市場企業開始進駐南昌。首先,香江進駐南昌,它以商業地產為主要運作方式,與很高端的市場運營方式還存在一定的差距。2004年,東方家園在南昌興起,東方家園作為當時國內有影響力的建材超市進入南昌,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它在南昌僅維持了一年時間。2005年中旬,香江大成之家開始運作,當時,我致力將其打造成南昌市場上優先個大型建材賣場,即真正意義上的ShoppingMall概念。將傳統的建材市場和建材超市結合起來,打造出一個純特色化的產物。
??? 國外屬于后裝修時代而非新裝修時代,較喜歡DIY自己動手的裝修模式,因此,其在裝修過程中,更注重產品的功能性,對品牌和產品展示這兩方面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國內90%屬于新裝修,消費者比較注重產品和品牌的展示,因此,建材賣場實景式的樣板間展示充分迎合了人的購買習慣。建材賣場還吸取了建材超市的全封閉模式,實行市場化經營,商場化管理。這與百盛和天虹等各大商場的經營模式沒有任何區別。
??? 建材行業向品牌、規模方向發展
??? 然而,傳統式的建材市場劣勢在于:首先,它做不到提前規范分區,這與其是自發性形成的模式有關;其次,沒有檔次細分,有檔次商品和低檔商品雜亂聚集在一起,而建材行業在哈佛大學MBA的分類中屬于不可知的一類,消費者除了出于裝修目的外根本不會關注這個行業,屬于冷行業。因此,傳統市場中的粗放式經營就會嚴重阻礙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 與此同時,建材超市也具有其劣勢:首先,超市中產品的價格比較固化,價格不能因為討價還價行為而改變;其次,超市產品在藝術性、品牌性和功能性等方面的中高端分類幾乎沒有,以堆貨式的形式存在,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選擇性上具有一定的難度。當時的大成之家結合了傳統的建材市場和建材超市兩者共同的優點,摒棄了上述兩者的缺點。它具備了建材市場可討價還價、選擇性強的特點,同時,我們始終堅持走中有檔次路線,對消費者而言,大成之家市場商品分類十分清晰。
??? 從南昌建材市場的衍變過程中來看,我走過的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十年建材市場的變化卻也見證了南昌經濟的不斷發展,從當時不夠規范混雜的傳統市場,到大成之家、美凱龍,直至現今剛進駐南昌的喜盈門,共同印證了南昌建材行業逐漸向品牌、規模等方向發展以及其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所以這一路走過來,我認為消費者對于整體生活品質需求的日趨提升對我們行業起到相當大的促進作用。其次,這個行業的競爭促使我們需要不斷的發展創立。在這兩點的促使下,我們的行業也將處在不斷的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