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流通領域迎來輝煌的發展歲月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以解放思想為發端,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征程。30年來,經過全黨全國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國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外開放成績巨大,社會主義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展示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在這一巨大歷史革新進程中,建筑材料流通領域也和全國其他各個領域一樣,迎來了它為輝煌的發展歲月。30年來,隨著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國民經濟建設發展的強勁需求,建材生產力得到極大的釋放,建材商品流通越來越活躍,從沿海到內地,從城鎮到鄉村,高速路縱橫阡陌,新建筑鱗次櫛比,中華民族迎來了寶貴的發展機遇和重要的歷史建設時期!經過30年的發展,在傳統計劃體制下我國建筑材料商品長期短缺的嚴重網難局面一去不復返。今天,萬紫千紅的建材商品、家居商品絢麗奪目,新科技日新月異,新產品不斷涌流,對美好生活充滿向往和期待的人們,隨著一批又一批美麗家園的興建,住宅之夢,正在夢圓神州。與此同時,建材商品流通方式徹底擺脫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內資、外資以及各種形式的股份制經濟迅速發展,連鎖、超市、大賣場、商品店、倉儲式購物、電子商務、總代理、總經銷等新式流通業態和新式營銷方式遍布城鄉大地,建材商品無論在流通體制、購銷方式以及供應鏈管理模式上都已經發生了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不但大大活躍了流通,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也給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帶來了重大影響,并進而從根本上改善和提高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總體水平和總體質量。
回顧改革開放30年,既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30年,臥薪嘗膽奮斗的30年,也是我國建材工業生產以及建材流通業加快向市場化、國際化、現代化邁進,逐步實現科學發展的30年。建材流通領域30年的成就和豐富實踐充分說明: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才能使我國建材生產和流通擺脫短缺、擺脫落后,實現繁榮發展;同樣也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我國的建材代理業在未來發展進程中,才能在吸收人類一切現代科學成果的基礎上,從理念、制度、科技、經營等各個方面不斷加快創立步伐,提高創立水平,終實現建材生產和流通從根本上走上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現代化科學發展之路。那將是現代化的富民之路,實現社會繁榮強盛的小康之路。
更多相關閱讀:
珠三角五金市場萎靡的外由內因
涂料企業在產品設計與發展規模上的誤區
看聰明的集成吊頂企業如何應對競爭與山寨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