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應加快河北建材工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步伐
建材工業是河北省的傳統產業。然而,長期以來河北省建材工業走的是一條以數量規模擴張為主的發展道路,水泥、玻璃、陶瓷等產能急劇擴張,結果導致近幾年來以水泥、玻璃、陶瓷等為主的建材產品產能過剩。
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由于產能明顯過剩,以低價為特點的惡性市場競爭愈演愈烈,進而導致河北省水泥、玻璃等產業效能低下。2011年,受市場需求不足的影響,在河北省列入統計的23種建材產品中,有7種產品效益同比下降。尤其是平板玻璃,與2010年相比,平均售價大大低于去年同期。去年全省平板玻璃行業收銀總額出現負增長,虧損企業虧損額達4.95億元。
從總體看,近年來河北省建材工業實現快速發展,主要是依靠規模擴張和固定資產智慧之選拉動,發展方式較為粗放。當前,河北省建材工業存在的問題,一是總體能耗較高、排放多,落后產能規模較大;二是產業鏈較短、產品附加值低,加工制品業發展緩慢;三是企業規模小,技術創立不足,生產集中度低。對此認為,隨著產業政策調整力度的加大,未來一段時期建材行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將發生深刻變化,河北建材工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應當加快步伐。
首先,加快從追求數量規模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據統計,目前河北省擁有水泥企業300余家,擁有新式干法生產線80條,熟料產能已達8000萬噸;另外,浮法玻璃生產線有40余條,產能達1.5億重量箱。在全省范圍內,水泥、玻璃產能已經過剩,而局部地區產能過剩更加嚴重。“一味依靠追求數量規模的發展模式已經無路可走,只有在不增加產量規模、不增加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前提下,依靠提高產品檔次做、做高附加值產品,實現資源能源節約、經濟效益增長,這才是今后企業轉型的出路。”省建材工業協會會長葛旭東說。
其次,加快從原材料制造為主向深加工制品生產為主轉變。目前河北省的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主導產品,仍然以初級加工的產品為主體,深加工率低。比如平板玻璃,要求產品深加工率達到45%-50%,而河北省尚不到30%;水泥類產品的工廠化深加工率也只有20%左右,商混、水泥構件等規模小,產量少。葛旭東建議,對于玻璃產品,應由過去的單一建筑平板玻璃向多品種、深加工方向發展,除平板玻璃產品外,還要大力發展low-e玻璃、中空玻璃等節能環保玻璃,以及非晶硅太陽能薄膜電池、超白玻璃等新能源電子信息玻璃產品;水泥產品要大力發展高強、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發展水泥產品深加工,從根本上實現減量化發展;陶瓷行業要進一步加大相關新產品技術、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尤其在產品創立設計、產品創意設計方面有所拓展,為消費者提供更深層次的服務。
后,加快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當前,河北省建材主要分行業產能都比較大,收銀不斷攤薄,已經到了一個微利的階段。企業應當實行全員的精細化管理,打造精細化管理團隊,分析企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精細管理的戰略構想,拿出精細管理的方案。同時,要大力實施軟件管理,對公司管理系統、生產系統、銷售系統等實施以信息化為主的多元化改造,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更多相關閱讀:
建材企業產品適應性分析
建材企業產品線調整的方向